点击下拉图标

中国如何构建航空医疗救援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19-11-07 文章来源:海森停机坪

仅在人类发明飞机10余年后,固定翼飞机开始应用在医疗转运中,之后从军用逐步转向民用并实现了普及。20世纪70年代,随着直升机技术的成熟,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开始建立包括院前和院后的、覆盖大多数国土面积的民用航空医疗救援体系,这一过程历时约20年。时至今日,航空医疗救援已成为发达国家综合医疗救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航空医疗救援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历史上以转运业务为主,2015年开始,航空医疗救援持续升温。随着中国低空空域开放及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的完善,直升机为主体参与的医疗救援逐步进入了大众的视线。医疗救援不仅需要专业化,更需要“飞一般的速度”,为重大急症患者赢得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相对于地面救护车,直升机在急救和运送病患方面能够比救护车快3~5倍,有效降低事故死亡率40%左右。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航空医疗转运和航空应急救援早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拥有了成熟的常态化运营体系,但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直升机应急医疗救援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停机坪、应急医疗救援(EMS)直升机到医疗救援平台的不断建立和发展,中国的航空医疗救援作为一种基本医疗保障,也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近。航空医疗救援是未来通航发展的重要方向已成为共识,首先要研究和掌握航空医疗救援发展的基本规律,避免再陷入“十二五”期间“先有机场还是现有飞机”的争论或是“神州遍地造飞机”的误区而蹉跎时光。

区域直升机医疗救援网络的构成与布局

有效地航空医疗救援需要多层次、网络化布局,这是由救援流程所决定的。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出现的“医院门前降直升机”有助于航空医疗救援的科普,但仅是一种展示型飞行。

典型的直升机医疗救援可分为6个阶段:病患呼叫后接入调度中心,通过询问确定是否需要安排直升机救援,并根据救援地点将任务分配至相应的直升机备勤点;经过航前准备和空域航线申请,救援直升机从备勤点出发,起飞并飞向救援点;在救援现场附近寻找合适的降落地点,特殊场地还需要悬停和索降;伤病员情况确认,直升机降落后随机医生对伤病员进行初步处置,对伤病员情况进行评估与稳定,分辨出哪些伤员需要通过直升机进行转运,将伤员固定并转入直升机;起飞并飞回医院,完成伤病员转运;降落在医院,将伤病员移交至医院并开始初步处理。

从发达国家已形成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看,主要的模式有两种:以医院为中心的网络布点模式,这种模式下医院是航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护人员甚至航空器和飞行人员均来自医院;以人口聚居区为中心的网络布点模式,这种模式下一般由专业的救援公司运营航空医疗服务,这些救援公司往往拥有自己的救护车、救援直升机和创伤处理中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模式都是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演进和实践形成的,已经从结果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我国航空医疗救援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重点解决救援网络有和无的问题,不可简单照搬国外模式。

我国航空医疗救援的建设路径探索

救援市场的规模取决于救援航空器、场点的数量,而这些数量又取决于救援体系的建设目标。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布局要以满足人的最佳医疗救助时间为要求。医学统计显示67%的重伤者会在25分钟之内死亡,如伤者在15分钟内得到良好的救治,保住生命的概率将达到80%。根据目前主流救援航空器的性能(如飞行速度和最大航程等),在保证现场有足够的搜索和营救时间的情况下,直升机的有效搜救范围呈圆形,救援响应时间可以在15~40分钟之间,覆盖范围在50~80千米半径。考虑我国实际,我们将救援网络的目标定义为:建成一个覆盖全国80%以上国土面积、全天响应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固定翼和直升机相配合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

研究航空医疗救援主要发达国家,其市场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大型全国性企业模式。即美国的“航空方法”(Air methods)、澳大利亚的皇家飞行医生,分别在院前急救和院后转运领域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以德国为代表的寡头垄断模式。即由ADAC、DRF和德国联邦警察三家提供全德的航空医疗救援;英国模式,并没有一个覆盖全国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商,而是由大量小规模(多运营2~3架航空器)的运营单位在局部区域提供救援服务。

通过对典型企业的成长历程的分析,我们发现全国性救援企业的形成主要有三类路径:依托固有业务布局,如德国ADAC本身为全国性俱乐部,业务遍布全国及欧洲许多国家,航空医疗救援的全国服务更多是顺势而为;资本运作,如美国的“航空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仅在科罗拉多州开展业务、运营数架航空器,在1997年后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逐渐扩大规模拓展业务,并在纳斯达克上市以获得所需资金;业务本身需要,如自20世纪20年代起家的澳大利亚皇家医生,一直专注于固定翼转运业务,由于航空器自身特点需要多基地运营。

参考国际经验,考虑我国实际,由此看来我国航空医疗可以是多主体的、区域性运营的发展模式,这种“区域”较为适宜的范围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或一个新兴城市群(如“京津冀”),理由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由当前的启动市场决定的。航空医疗救援在我国短时间内尚难普及,我国人民习惯居住于城市,缺少可供降落的场地,此外人口密集的城市上空飞行限制也会较多,因此航空医疗救援的优势将更多体现在城市环路与高速公路救援方面,这一“启动”市场本身已超越了一区一县的范围,但由于救援直升机的航程等因素决定了覆盖范围不会太大。二是全国布局的条件尚未形成。我国疆域辽阔,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很难形成全国性的航空医疗救援机构,由此看来,满足我国整个疆域内快速响应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其机队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远非一家企业之力可为,当前的某些企业的“全国布局”实际上也只是蜻蜓点水般星星点点,实质上还是一种区域布局。

上海海森停机坪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资深民航人士所创立的一家专业直升机停机坪设计建造公司,熟知国内外最新各类民航业法规及技术规范,所设计建造的直升机停机坪均依据《ICAO国际民航公约(9261-AN/903)》、《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升机场地飞行标准 (MH5013-2014)》等航空法规标准。

在建直升机停机坪方面,海森停机坪公司拥有着丰富的直升机场,通用航空机场的设计建设经验,能为客户提供选址勘测、设计、施工、民航验收、办理机场使用许可证等一系列服务。我们与美国直升机场系统有限公司,美国Flight Light目视助航灯光公司合作研制了模块化的地面、屋顶、海上平台的直升机坪系统,具备完整的助航灯光系统、消防系统,紧急救援系统和融雪系统,取得了国内民航管理部门,民航业设计院,机场建设公司,空军工程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致力于为国内通用机场建设提供高效,专业,安全的保障服务,为国内通航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支持。

公司业务覆盖直升机场,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及相关技术咨询;设计、建造地面型、屋顶钢结构及混凝土停机坪、船舶直升机坪、海域钻油平台直升机坪等各类直升机起降场和直升飞机停机坪灯光设备,救援设备及消防设备的生产供应及安装。为消防、警务飞行直升机坪,紧急医疗救护直升机坪,政府单位紧急救灾(难)直升机坪,船舶甲板停机坪、钻油平台停机坪,星级大酒店及高档商务楼屋顶高架直升机坪,风景观光区、会馆等直升机坪以及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解决方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相关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屋顶直升机停机坪介绍及注意细节

屋顶直升机停机坪介绍及注意细节

青岛通用航空“引擎轰鸣”:即墨通用机场年内建成 莱西通用机场年内开建

青岛通用航空“引擎轰鸣”:即墨通用机场年内建成 莱西通用机场年内开建

四大维度看直升机停机坪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消防篇

四大维度看直升机停机坪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消防篇

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25

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25

版权所有:上海海森停机坪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8009136号 网安局备案号:31010502003137号

网站地图 | 站长统计

请输入您的相关信息

免费获取您的定制方案

全国服务热线:400-187-1518

联系电话 : 15921881121 021-62118919

电子邮箱 : haisen@helipad.com.cn